强化环保意识 综合治理雾霾 优化生态环境
自2013年1月11日起,全国多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我省多个城市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省气象台发布雾霾黄色预警信号。省会石家庄市持续发生雾霾天气,空气污染程度列全国污染最严重十大城市之首,而且,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和污染程度之重都比较少见。
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当前,治理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更是我市人民的殷切期盼。近期,民建市委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在走访环保、园林等有关部门,查阅了部分资料,并和有关专业人士进行了座谈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雾霾的建议。
一、石家庄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1、除城市地理位置因素外,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不够协调。
(1)石家庄城区地处太行山东麓,巍峨高耸的太行山形成天然屏障,阻隔了西部的自然气流,大量城市污浊空气长期得不到有效疏散。
(2)城市发展较快,汽车数量逐年增多,尾气排放污染严重。汽车尾气排放是PM2.5的重要来源。
(3)城市人口密度大,商业、住宅、道路等施工建设比较多,再加上我市气候相对干燥,建筑工地不按规定覆盖,扬尘太多、地面灰尘大,一遇刮风天气,就会黄沙漫天。
(4)工业废气的污染加重了我市雾霾天气的程度。
(5)我市部分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6)大量饭店的油烟、露天烧烤等也形成大气污染。
(7)城市道路清扫工具不够先进,特别是现在使用的道路清扫机作业时造成的二次扬尘。另外,垃圾转运站数量少,覆盖不到位也是一个原因。
(8)城市的部分路面在施工后没能及时硬化或硬化不到位,城市周边还有很多的土路也造成扬尘。
2、园林绿化投入欠账多,选植的树种不科学,管护不到位。
(1)由于资金投入不够,我市园林绿化面积较小,形不成大规模的防护带。
(2)目前市、区实施种、管分开机制,绿植管护投入太低,费用标准仅为每平方米6.08元,管护成本较高,社会上的管护公司不愿承揽树木的管护,或不尽心管护,造成树苗死亡率高。
(3)市区内绿化面积不足。据了解,园林部门负责的城市绿化带基本上已经饱和,每年超过百万棵(株)的绿化任务只能到郊区租地种植,而市区内的很多老旧居民生活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又不在绿化任务范围内,还有大量可供绿化的闲置土地没有得到绿化,造成群众“年年见种树,不见树木多”。
(4)原种植在道路两旁的乔木丢失严重,特别是商业门脸前的树木,一夜之间就被砍并铺上了便道砖。
(5)我省虽然在2011年12月已经制定出台了《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2011]23号》,但由于《办法》实施时间短,很多具体要求没有执行到位。
3、环境治理缺乏科学的协调联动机制和监管机制。
(1)以治理燃煤锅炉为例,我市已经拆除了大多数的燃煤锅炉。但仍有一部分燃煤锅炉因为多种原因、涉及多个部门一时不能拆除。比如,有的企业一旦拆除锅炉使用天然气,生产成本就会增加,进而影响企业经营甚至破产,造成人员下岗,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部分小区和军产单位由于多种原因,天然气目前不能进入,只能继续使用燃煤锅炉。
(2)在锅炉拆除过程中,环保局负责监管、住房保障局负责取暖锅炉、发改局负责工业锅炉,同时涉及公安、消防等多个部门。在扬尘管理上,也涉及到环保、环卫、城管、交管等诸多部门,难以形成科学的协调联动机制,不可避免的在很多监控环节上产生漏洞,容易造成部门之间推诿扯皮。
(3)汽车尾气监管部门监管不严,对一些不符合标准汽车存在“人情检测”现象,造成很多已超过报废期的汽车,虽然尾气排放超标,但只要交给汽车修里厂代检,就能顺利通过年检,照常上路行驶。
4、群众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00年4月29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群众不知道有这部法规,更不用说了解其内容。
二、意见和建议:
1、建立环境整治协调联动机制或赋予有关部门更多的权利和责任,增加环境监管力量,确保环境监管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建立常设性的污染治理和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当严重雾霾天气出现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彻底改变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并普及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在内的清洁能源。加强对重污染、高排放行业的监管及其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快研究制定有机废气及异味污染控制的地方控制标准,对排放有机废气和恶臭污染的企业进行摸底建档,制定限期治理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控制煤炭消费量,禁止或限制新建高耗煤项目,燃煤锅炉逐步由清洁能源替代,禁止燃烧含硫0.6%以上的煤炭,市区内逐步淘汰10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大力增加天然气供给,优先解决燃煤锅炉改烧、天然气汽车、居民用气要求。采取激励措施推进地热资源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兴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3、有关部门对汽车生产企业和尾气排放加强监管,确保汽车尾气排放不达标的不能出厂。实行机动车国Ⅴ标准,规定颗粒物(PM)的排放限值,每行驶1公里排放0.0045克,与欧Ⅴ标准中的相关排放限值一致。市交管局对汽车尾气排放不达标的坚决不能让其通过年检,不能上路行驶。倡导低碳出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制定对“黄标车”的限行、限期淘汰等控制方法。有序地推动我省车用燃油品质的换代升级
3、市纪检委要加大对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要不定期的到车检所等执法单位抽查取证,对不负责任,不作为,滥用职权的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通报批评。
4、市城管局要加大市内建筑工地、渣土运输的管理,减少和避免二次扬尘。加强露天烧烤、饭店油烟、垃圾和秸秆焚烧的监管和治理。
5、政府出资购买发放树苗,由乡镇或街道办事处负责动员辖区群众在各自居民小区义务种树,加大各居民小区绿化面积。同时加大县、区财政的绿化投入,逐年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理顺树木种植、管护机制,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使用率。
6、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单位、人员的处罚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利用网络、报纸、电台等媒体进行深入宣传,开展环保宣传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形成“人人知道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