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议政调研>>正文

借鉴天津经验,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再上新台阶

作者:刘海云  日期:2013-07-23  

 

 实行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市也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根据我市发改委发布的《石家庄市低碳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市将进一步推进石家庄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矿区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辛集市清洁化工园区等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一批低碳、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提升示范企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能力,积极争取石家庄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列入省示范园区,以示范工程推进全市循环经济发展。

为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尽快出台相应配套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立法先行。近年来,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天津市相继颁布了《天津市试点小城镇循环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天津市试点园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等多个循环经济文件;出台和完善了《天津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天津市供热管理条例》等法规。同时,天津市将《天津市循环经济条例(草案)》、《天津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管理办法(草案)》和《天津市清洁生产促进条例》也纳入立法计划。此外,天津市统计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资源消耗、资源利用、废物再生利用和处置、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等四类42项指标体系,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统计基础。目前,除天津市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外,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工业区、子牙工业园、北疆电厂和大通铜业等也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华苑产业区、挂月集团、华明镇等成为市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建议市政府各部门根据我市循环经济的立法现状,制定和完善相应政策法规,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二)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

 《循环经济促进法》认为,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其实质上是在原有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分工角色。在集群中完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克服集群内物质循环缺陷和生态缺位,延长物质相互使用链条,优化整个集群内的循环经济网络结构,促使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天津模式就是按照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城市与区域大循环、国际超循环有机结合的总体架构,确立了“企业——园区——小城镇——城市区域”等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动静结合”、功能互补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使天津市循环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我市应当以现有的工业园区为基础,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以主要模式为导向,积极推进石家庄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矿区煤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晋州市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辛集市清洁化工园区等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一批低碳、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型工业园区。

 (三)实行以点带面,促进循环经济大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天津市形成了泰达、子牙、临港、北疆、华明等5种特色鲜明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泰达模式,即工业园区建立企业类型多样化、产品链接紧密、资源闭合流动、资源能源得到高效利用的产业共生网络模式。子牙模式,即对废旧物资进行集中拆解和深加工,实现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形成“静脉”与“动脉”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临港模式,即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以规划招商、以产业链招商,形成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北疆模式,即将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化学品提取、电厂粉煤灰制砖和土地节约整理等项目有效链接,实现能量、物料的梯级循环综合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华明模式,即“以宅基地换房”方式建设示范小城镇,形成集约利用土地、农民生态型集中居住、发展循环型产业的城镇发展模式。以上5种发展模式,对同类园区、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起到了示范作用。目前天津市已有6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76个市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他们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建议加快推进我市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提升示范企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能力,积极争取石家庄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列入省示范园区,以示范工程推进全市循环经济大发展。

 (四)增强人才和资金支持,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了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人才技术制约,天津市加大了循环经济研究单位整合力度。南开大学建立了“985工程”循环经济哲学与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下设若干研究中心和促进中心,从理论和技术上支持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天津理工大学成立了循环经济促进中心,帮助园区、企业编制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开发循环经济关键技术。这两所院校在聚集发展循环经济人才的同时还建立网上平台,宣传循环经济知识和政策法规。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天津市还设立了2000万元的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循环经济“11253”工程重点(即到2012年末,建设100个国家级、市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园区、小城镇、社区等),建成1个覆盖全市、辐射周边、连通国际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搭建20条具有较大规模、较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骨架,培育完善园区和企业等发展循环经济的5种模式,建立和完善人才技术、政策法规、生态保障3大循环经济支撑体系),支持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建设。建议建立专项资金,加强我市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力度和人才支持力度,增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建设,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再上新台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