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关于加快我市会展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者:李莉  日期:2013-07-15  

 

 现代会展业,是将大型会议、展览展销、体育竞技活动、大型商品交易活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的新兴产业,其利润率通常在20%—30%之间。会展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关联带动效应,国际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住宿、餐饮、交通、通讯、媒体、旅游、贸易等相关产业的收入将达到9。由于这是一个高收入、高盈利的有着巨大潜力的行业,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被誉为21世纪三大“无烟产业”、“朝阳产业”。

 一、我市会展业发展状况

 随着近年石家庄举办的大型展会的快速增加,已经初步形成了“石洽会”、“中国·石家庄国际医药博览会”、“中国国际皮革裘皮展览会”、 “石家庄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等一系列品牌展会,会展规模越来越大,并逐步走向国际。

但是,我市会展业在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展会不多,更缺乏在国内外知名度高的展会;二是大多数会展内容和形式陈旧,缺乏创新和特色;三是存在图形式,为办展而办展的现象,有些展会办的热热闹闹,观众冷冷清清;四是有的展会主办方和承办方对展会缺乏策划、宣传和组织,华了不少钱,费了不少力,但人气不旺,效果不佳;五是有的展会冠名很高,但实际参会、参展的规格、层次较低,甚至拼凑办展,影响力不大;六是在会展业中存在着无序竞争现象,造成重复办展,缺乏吸引力;七是部分展会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招商力度不大,“以展促业”的功能较弱。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市会展业存在着多而散、小而弱,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办展指导思想不明等弊端,展会的品牌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会展业面临的不足

 威胁主要是中国各大城市都已认识到会展业的潜力,纷纷重视加快会展业的发展。无论是毗邻的北京、天津还是省内的廊坊、秦皇岛,都已和石家庄的会展业形成竞争的态势。虽然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卓达国际会展中心、河北国

际商贸会展中心、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等展览场馆的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会展业展馆面积不足的难题,但与国内外会展业强市相比,我市的展馆面积仍旧相对较小。与会展业相配套的通讯条件、科技条件、信息发布、专业人员、会展宣传、新闻媒体、部门办事效率、法律法规等服务功能也与国际标准有一定的差距,急需不断完善。

 三、关于加快关于加快我市会展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议

 按照《河北省会展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一核”——石家庄力争展馆使用率达到70%,每年举办不少于30个会展项目,其中国际国内品牌展会不少于5个,引进3个以上国内外知名展会和5个高端国际国内会议。 “十二五”期间,把石家庄建设成全省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会展城市,成为环渤海地区会展业中心城市。

 (一)进一步完善会展业的配套服务环境

 1、实行会展“一站式”政务服务,并“送服务上门”,派员进驻重大展会,现场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效能。推行展馆负责统一办理审批手续,允许展会主办机构委托展馆企业统一代办工商登记、消防安全、安全保卫等办展手续。

 2、建设完善的会展配套服务设施。重点会展区域都应有会展保税仓储、设计、创意制作、金融、物流、海关、法律、会计、代理、信息咨询等服务和高端商业零售、旅游、饮食、娱乐、住宿等会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功能配套集聚区。

 3、建设多用途共享的会展业信息系统。

 (1)政府组织并资助,由会展协会或中介服务机构承办建设会展数据库和有线、无线服务网络。该信息系统不但为办展、参展和参观企业服务,为各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企业服务,也为政府各相关部门服务,并采用多国语言。

 (2)建设网上办事系统。将网上注册、办证、物流、海关、酒店、交通、旅游及其他消费的预订,展台设计等业务集中在一个信息化平台完成。

 (二)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会展业要快速发展,积聚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市会展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各类教育机构缺乏专门的会展专业师资及教材,有必要引进国内外教师、设备及教材,满足我市会展业对专业人才的长远需求。目前要获得会展专业人才,目前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举办各类展会,在实践中培养锻炼现有专业人才,应用实例对会展的组织、设计、统筹等组织专门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二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会展业发展氛围,吸引各地优秀会展专业人才。

 (三)进一步整治会展业的场馆治安环境

 1、划定各会展核心区范围,实行特殊灵活的城市管理政策,加大治安、城管、环卫等方面的力量和权限,提高综合治理水平,重点整治混乱及各种行骗现象。

 2、参照外地经验,打破部门垄断利益,允许展馆和办展企业自由聘请有资质的保安服务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进行安保服务。促进保安公司在收费标准、人员培训、职业道德、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强管理,切实提高安保服务质量,并严格执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505号令)》。

 (四)改造提升以老火车站为中心的传统批发市场,打造成商流与物流分离,以信息流和资金流集聚为重点的国际商品展贸式交易中心。

老火车站位于石家庄市区中山路中心,建于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主楼为两层,南北长一百六十九米,东西宽八十四米,面积一千四百九十五平方米。中山路是石家庄历史形成的最为核心的商业带,而中山路沿线的两大商圈由于铁路的存在,被分隔成了“北国商圈”和“火车站商圈”,火车轨道搬走了,整个中山路商圈会更为整体化,而且没有了流动人口,这个商圈的商业氛围也会更为浓厚。2012年12月18日,位于北国商城西侧的勒泰中心开业。加上先天下、东尚MALL、北国商城、大洋百货、乐汇城、银座东购店、新百广场和在建的华强广场、苏宁广场,短短数公里的中山路沿线云集了数家大型百货商场和城市综合体。与老火车站相连的南三条、新华集贸等批发市场等也在不断升级改造,由过去的市场集群逐渐向街区集群转变。而且新旧火车站之间距离仅为5.5公里,便捷的交通、物流仍然会支持这里的批发生意。

 随着中山路沿线地铁的建设和火车站大型流动人流的转移,根据老火车站所处的区位有适合交通发达、商贸发达的便利条件,可大力发展纺织服装、农产品、建材、机械装备、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特点明显、国际化水平高、物流量大的会展,使其成为永不落幕的交易中心。

 (五)坚持会展与旅游相融合,发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和会展产品充分结合起来,促进会展业发展;而会展的成功举办也可以促使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带动旅游市场的繁荣。

 根据我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积淀丰厚,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开发与旅游、以及民间工艺产品相联动的特色旅游文化会展,推动我市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国际影响力;做大做强井陉拉花文化艺术节;建设世博主题公园、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区。

 (六)将展览、商务、会议、交流和考察、观光及消费等领域统筹规划,以流量经济的手法,延长会展产业链,倍增会展效益,扩大会展影响。

提升会展商务,创新金融服务和保税业务,多办展览会议及交流,举行展览大赛,推广展览科技,发展会展旅游,刺激会展消费和创意产业等。还要利用节日、庆典和重大活动的契机办会展、聚人气、促消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