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建设中加强文化景观建设
传承文化提升城市品味的建议
将文化景观有机地融入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元素。在城市建设中,仅有绿地、植物、石景、水景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着力挖掘历史人文资源,着力建设人文景观,使文化建设寓于城市建设之中。文化景观的成功打造,能产生城市地标效果,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但目前我市文化景观建设尚显不足。
因此建议:
一、由市相关单位负责,组成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完成
全市主要街区、公园、广场、干道路口文化景观规划工作。规划一旦形成,各相关承建单位要严格按规划执行。文化景观统一规划,能减少随意性、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要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兼顾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因地制宜的原则,确立高起点、高品味、高规格的规划理念。一要做好城市规划的历史文化定位。在编制城市规划之前,成立专家小组,对城市的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正确的历史文化定位。二是要健全城市规划机制。向市民通报城市规划相关情况,将公众意见作为进一步修改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信息要公开,让所有相关联地区的居民普遍知情;创立专家评审与民众评审相结合的“评审团制”,借外部监督来判定规划的可行度。三要加强城市规划立法。城市规划要确立法律地位,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保持其连续性和稳定性,杜绝因规划变更频繁而损害城市特色文化。四要以城市硬件为载体,传承特色文化。将一切可利用的城市硬件都当作传承特色文化的具体载体,通过它们把城市有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传说、人文典故等加以固化,凸现浓厚的人文气息,使城市特色文化充分展现出来,使城市文化易于在广大市民百姓中广泛传播,更好更有成效地推动城市特色文化的营造与展现。
二、要加强绿化和水系建设,利用城市水系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面貌。要在街区、公园、广场、主干道路口、环城水系、民心河两岸等处加强文化景观建设,把石家庄市(各县市区)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把有承传价值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现象、生活民俗等挑选出来,整合分类,有系统地展示。除用方志、文史资料记录以外,尤其要以具有美感的建筑、雕塑、碑刻、塔楼、广场、园林、楹联、书画、装饰、地名、路牌等展示和再现。石家庄市的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如西柏坡、赵州桥、古中山国、正定的“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藁城的宫灯等等,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景观中。城市文化景观是精神产品,是文化艺术精品,必须坚持高起点、高品味、高规格,从规划制定、主题确立、小样设计、施工制作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追求精品。要选择好一条主线,确立好各个规划主题,以促进历史与现代,特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