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我市修建立体停车库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据石家庄市交管局公布的一组数字,截至2010年底,石家庄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1623332辆,月均增长两万辆;机动车驾驶员达到1738721人,月均增长3万人;石家庄市市区平均每日机动车出行总量约为60万辆。汽车社会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长,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使已经拥挤不堪的交通更加拥堵,给市区道路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停车难、行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市区的大街小巷,经常看到划在路边的停车位早已车满为患,一些医院、商场、学校等门前的道路更是被汽车堵成一团糟,机动车违停占道现象普遍,不仅侵占人行道、盲道,甚至挤占消防通道,留下严重的急救、消防和交通安全隐患。在一些小区,也出现了绿地被毁建车位的现象,引起业主与开放商的矛盾纠纷。
停车难问题是城市交通建设的系统问题,影响着广大市民的生活与工作,是全市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纽约、巴黎、华盛顿、费城等国际化都市,主要是通过建设大量的6层以上、近千个车位的临时性或永久性立体停车场,配以市场化的收费标准,来解决城市繁华地段、核心区域的“停车难”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车辆迂回停放时大量排放尾气,降低环境污染。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他们为了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也是修建了大量机械式停车库。在日本,到处都可以看到上面挂着停车牌子的车库。
机械立体车库,是一种基本由钢结构、镀锌钢板、链条等组成的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上下升降然后空中平移的;另一种是智能化的,只需人把车停到升降板上,如何停放、停放到哪个位置,全靠系统自动操作。立体停车设施一般是采取电脑控制、机械操作的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单位建设成本低等优点。以往的地下车库由于要留出足够的行车通道,平均一辆车就要占据40平方米的面积,而如果采用双层机械车库,可使地面的使用率提高80%—90%,如果采用地上多层(25层)机械塔式立体式车库的话,5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上便可存放50辆车,这可以大大地节省有限的土地资源。其次,投资相对低廉,据了解,传统地下车库每个车位投资约12万元左右,而机械立体停车库每个车位约5万元左右。再次,与混凝土结构地下车库相比,机械立体车库采用工业化程度高的钢架结构,具有自重轻、工艺简便、工期短,便于改建、重复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势。建设占地小、容量大的机械立体停车楼,不失为解决停车难的有效办法。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市区范围内有代表性区域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
1、市区范围公共停车库结合市规划局规划,开展大型机械立体停车库建设试点。一是可以利用城市中心广场、公园(旁)较空余土地的位置,筹建一些立体停车库;二是在未来几年中有可能修建停车场的地方,可以考虑修建立体停车场;三是在一些条件相对成熟的居住小区,或几个相邻小区内的边角地、绿地或原平面停车点等地方,开展机械立体停车库建设试点工作。
2、在“停车难”问题比较集中的商场超市、大型餐饮店、医院等单位建设专用停车库,还路为民,在原有停车点或周边区域开展塔式机械立体停车库建设试点。
3、针对每天17:00~次日8:30是住宅区停车高峰时间,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停车高峰时间是8:00~17:30这一实际,利用错时停车,使单位专用停车库白天对内部服务,晚上对社会开放,最大限度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
二、制定建设立体车库相关政策
建设及经营机械车库涉及交通、规划、公安、质监、物价等多个部门,为此市政府应出台系列相关鼓励、扶持政策。
1、简化立体车库建设审批程序
简化报批手续,建立绿色通道。如由相关部门组织发改、财政、交通、规划、建设、市政、质监等部门共同参与联审等方式或限制审批服务工作日。
2、减免立体车库建设税费政策
作为公益性的投资工程,可参照国内其他城市做法,争取更多的税费减免政策,如公共停车场(库)建设项目免缴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尽量减低投资成本。
3、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立体车库建设
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金,多形式地参与停车场(库)的建设,扶植停车场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实施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政府对经营者实施监督和调控。对于停车设施的经营管理,应适时引入和发展适合我市经济发展的公司制经营模式,建立多功能、科学化、智能化的高科技停车管理系统。
三、加强对道路停车的管理与监督
为使建设立体停车库叫好又叫座,必须加强管理,提高车位的使用率。
1、市交警大队根据城市停车库实施规划,凡是建有停车库地方,300米范围内的路面严禁占道停车。加强日常巡查,严厉处罚违章占道停车行为。
2、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正确认识和使用机械立体车库,如立体车库实行全封闭运行,加强监管;避免车辆被盗、损坏;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市民就近占道停车的陋习。
3、积极开发停车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和推进停车场的建设,提高、规范路边停车位管理。如在城市停车集中处的显要位置,设置周边停车库可供选择的信息标识,方便市民就近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