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市民营医院发展的建议
作为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院的发展情况近几年来也值得格外关注。随着我国医疗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和投资政策的日渐宽松,大量社会资本开始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民营医院发展势头十分喜人。通过对我市民营医院的发展和现状进行调研,联系目前民营医院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未来民营医院如何在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力量,提出几点拙见。
一、民营医院的现状和处境
民营医疗机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展。发展民营医院,有助于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格局,激活医疗行业的经营机制,促使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在诞生的初期,一些民营医院确实曾经以人性化的服务、快捷的效率和热情的态度让众多患者耳目一新。然而,经过数年的市场历练,民营医院的整体实力与口碑却出现了倒退的迹象,到处泛滥的不实医疗广告、精心包装的伪专家、毫无疗效的伪劣配方、超过成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药价,在一些民营医院频频出现。但是,民营医院的出现也带来了医疗经济市场化的发展和深入,没有竞争的市场是发育不良的市场,没有竞争的行业也是没有希望的行业。公立医院国家“包干”的模式,证明其效率低下、公平性缺失、资源配合不合理,无法满足医疗机构的改革趋势和创新要求。
二、民营医院发展的意义和要求
民营医院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社会进步对人的冲击就是选择的多样性,就医也是一样,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需求,民营医院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这种多样化的表现之一,突出表现在高水平、专业化的治疗上和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上,这就恰恰为民营医院提供了“用武之地”。
同时,民营医院为民营资本拓宽了投资渠道,能够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不仅包括经济效益,更包括社会效益,这对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极为重要。很多投资医院的企业家都对能够维护人类健康这一事业十分热衷,因此,面对机遇和挑战,面对需求和困难,民营医院要想突出重围,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大的价值,就必须不断创新、规范经营、走特色之路,走品牌之路,走自强之路。
民营医院要想长远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立足之地,必须依靠不同于别家医院的特色疗法和突出疗效,同时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设备、技术、人才,为寻求高质量医疗服务和更专业治疗方法的患者提供帮助。以优良的设备与高质量,满足不同患者的多种需求。
三、民营医院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通过调研,也发现了民营医院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障碍,如有的医院起步较早,但规模普遍偏小、实力较弱、发展迟缓,究其原因,有政策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医院经营者经营理念和发展观的问题,一是部分办院者有急功近利的行为取向,追求目标短期化,甚者违法经营,信誉缺失。二是部分医院发展进入了“维持”的误区,衍生出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缺乏长远的发展观念和做大做强的战略规划。三是普遍缺少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定位和把握,经验式的管理方式仍居于主导地位。四是人才机制还没有形成,人才匮乏现象依然严重。
鉴于以上问题,民营医院要着力探索建立自身发展的良性机制:在经营理念上,要有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有明确的事业观和正确的发展观;在内涵管理上,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规章制度,靠质量、信誉、特色和价格赢得患者。在这一点上,石家庄肾病医院的办院理念同样值得借鉴:强调人本医学,使医学回归本源,并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同心圆”服务和医疗模式,真正满足了患者越来越重视的心灵服务。
同样,除了每一个民营医院自立自强以外,政府和社会同样要为民营医院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支持和帮助。从石家庄民营医院的政策环境来看,由于生长于体制转轨的缝隙之中,民营医院发展仍面临着较多的制度空缺和不公平竞争,政府缺乏配套的法律规范和地位认可。
鉴于此,我们认为,发展民营医院,首先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政策保障。摒弃传统体制遗留下来的偏见和歧视政策,制定和出台政策法规,切实保障民营医院在准入、土地审批、融资、职称评定、医保定点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让市场去引导医院竞争,让效率高的医院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快地发展。
其次,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客观上要求政府改变包揽过多、摊子过大、战线过长、投入效益低下的局面,按照“有进有退”的总体思路,使国有投资从那些竞争性较强的城市医疗领域部分或全部退出来,让渡给非国有者或非公有者经营,从而把国家的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公共卫生和医学科研领域。
另外,政府要强化服务和监督。当前,民营医院迫切需要了解管理信息、技术信息、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供求情况,政府应积极扶植、培育医疗卫生行业协会,让这些非权力机构当好政府参谋,服务于医疗卫生基层单位,当好民营医院的经营顾问。同时,政府要强化监管力度,改进管理方法,逐步由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转变,坚决打击违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