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议政调研>>正文

关于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的建议

作者:曹迎春  日期:2023-07-27  

 港口是我省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枢纽。目前我省主要有秦皇岛港、唐山港和黄骅港三大港口,2022年,货物吞吐量为12.77亿吨,居全国沿海省份第四位,在国家能源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巩固,公路铁路网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国家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和关内外运输的重要战略通道,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以港促产、以港兴城、港城共荣”,诠释了城市、产业和港口的关系,同时也说明城市与港口相互作用的机理。随着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港口的发展要与之相适应,调整和优化其功能与结构,避免港口与腹地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所带来的港口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通过临 港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支持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以此促进所在区域经济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港口功能结构单一,港产港城融合能力较低。
       我省港口功能仅局限于装卸、堆存、输出等领域,加工、贸易、物流、金融、信息等功能发育缓慢。煤炭和矿石运量常年占港口总吞吐量的80%以上,对产业和城镇发展具有强带动作用的集装箱运量始终没有质的突破。2022年集装箱运量最高的唐山港为334万标箱,仅为上海港的7%,天津港的15.7%。港口作为临港产业发展关键节点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更难以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有效带动。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陆海连接联动活力不足。
       沿海地区开发起步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缺乏系统性规划,尽管高等级公路网初具雏形,但港口连接内地的铁路仅有大秦、朔黄、张唐等煤炭运输专线和沧黄、邯黄两条地方铁路。港口地区和内陆腹地在综合实力、城市化水平、产业规模、经济地位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沿海地区城市、县城和建制镇规模偏小,缺乏与港口的产业联动,加之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向来重港口本身、轻联动产业的特点,对港产、港城融合发展提供的助力少,综合服务能力和集聚吸纳能力有限,新区和港城建设总体上活力不足、进度不快。
      (三)港口产业关联度不高,临港产业发展缓慢。
       产业持续发展是港产城融合最为核心的支撑环节,但我省临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战略新兴产业尚未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未建立,港业关联度较低。与先进省份相比,我省临港产业还存在链条短、高附加值产品少、核心竞争力偏弱等不足,以及产业间协调性差的问题。海洋交通运输、临港钢铁、临港化工、临港装备制造、现代海洋渔业、高技术服务等临港产业仍处于向海聚集和培育过程中,以钢铁行业、机械行业、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等为主的临港产业体系尚未建立。
       二、建议
      (一)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打造国家级港口群
       调整优化港口功能定位,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深化环渤海港口协同发展,扩大港口开放合作。秦皇岛港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和邮轮母港,建成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唐山港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出海口,建成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综合贸易大港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黄骅港打造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积极发展国际航运,建成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到2025年,港口总吞吐量突破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万标准箱。
      (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做大做优沿海产业带
       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海洋生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型新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做强现代港口商贸物流产业,培育发展新型港航服务业、拓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港口起重装卸、海洋化工、部轮游艇、海水淡化,循环冷却及海水脱硫、海洋生物与环境监测等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海洋生物产业园建设,打造海洋生物制品产业集聚区,改造提升特色滨海旅游业。到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25%,R&D支出占CDP比重达到2.5%,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
      (三)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构建沿海特色城镇带
       做优做强秦皇岛、唐山、沧州中心城市,打造曹妃甸现代化滨海新城和黄骅新城。重点建设昌黎、乐亭、滦南、黄骅、海兴等海洋文化特色滨海城市,加快建设迁安、遵化、任丘、河间、泊头等特色产业城市,着力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特色小镇,重点打造一批生态特色渔村、历史文化名村,加快传统村落发展。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沿海总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30%以上。
      (四)提升开放水平,全方位建设开放平台
       大力发展曹妃甸综合保税区,构筑京津冀都市圈新的国际出海口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国务院新批复秦皇岛出口加工区整合优化的秦皇岛综合保税区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提升开放层次;积极推进黄骅综合保税区的申报工作,争取尽快获批。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七大重点任务,形成外向度高的开放开发新格局。基于河北省沿海资源、区位、产业等优势,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等加强与世界龙头企业对接工作,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打造协同开放平台,全方位推进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到2025年,河北省沿海地区进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比例达到42%。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打造陆海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水环境治理,加强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确保主要入海河流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确保海水水质100%优良。加快建设生态公益林、森林公园,加强河库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严格保护地下水资源。严格落实生态红线制度,严格自然岸线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保护。到2025年,入海河口水质全部达标,河口湿地、浅海滩涂功能恢复,PM2.5年平均浓度降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占比大于25%,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大于35%。

(曹迎春:河北省政协财经委二级调研员,民建河北省委委员,石家庄市政协常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