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社情民意>>正文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提升石家庄市创新能力的建议

作者:李莉  日期:2017-06-15  

 

一、石家庄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状

 当前,石家庄市已经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3家,孵化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达到745家。石家庄市已拥有众创空间50余家,其中省级众创空间超过25家,国家级5家。

 1.天时: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石家庄市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随后,又在《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要求构建一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每年设立3000万元资金给予扶持。

 2.地利:石家庄是距离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是一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省最重要的政治机构、中央驻冀机构均驻扎于此;从经济上看,是北方重要商埠、河北经济中心、华北工业重镇;从交通上看,拥有五条铁路连接全国,正定机场已开通全国四十多个城市,已直接与北京首都机场成为“托管”关系,双方联系更为密切,高速公路网连通山东、山西、河南、京津等,是河北唯一有地铁规划的中心城市;从文化教育看,石家庄坐落5所河北省重点高校,54所、13所、核四院等多个国家级研究机构,汇集大批高端人才。

 3.人和:为鼓励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去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十条措施的通知》,在全省率先提出: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分别给予500万元、10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被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别给予500万元、10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逐年增加“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今年,石家庄市科技进步奖奖金额度也进一步提升。特别奖奖金由原来的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由原来的5万元、3万元和2万元提升至8万元、5万元和3万元。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石家庄市创新能力的不足

 通过选取2013年、2014年专利获得、商标注册、新增(或存续)企业数量、获得风险投资与外来投资等五项指标进行创新力指数测度与分析,不难得出在京津冀创新力指数综合排名中,北京创新实力最强,天津具有创新潜力与活力优势, 河北的创新优势相对不足。

 ㈠政策、思想意识方面:

 1.在“双创”工作上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依靠创新创业培育新动能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配套支持政策不够。

 2.政策宣传形式死、表面化、分散化,目标群体对政策知晓度、理解度不高,一些市场主体创新创业顾虑较多,敢想、敢闯、敢干的精神不足。

 3.政策执行层面,由于配套措施、实施细则出台不及时或上下衔接不到位,停留在“最后一公里”的情况比较突出。

 ㈡企业创新能力弱,自主创新品牌少。

 虽然已有国际生物医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中药现代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创新创业支撑服务网络平台四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先后投用,但是创新创业平台存在碎片化、同质化现象,缺乏支撑力强、带动力大的标志性平台。

 ㈢创新人才不足,研发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千人计划”人才少,难以形成“人才雁阵”。

 ㈣再就是服务体系不健全。

 创业、天使投资起步较晚,对社会资金的吸引、聚合力较弱,创新创业网络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聚集高端创新要素能力不足。

 三、打造石家庄市双创发展新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通盘考虑、统筹谋划,依据措施落实后效果(效益)显现的时间,从短期(1年以内)、中期(1—2年)、长期(2年以上)三个时间维度出发,制定详尽行动方案,助力我市跨越发展。

 (一)短期层面:深刻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应用需求,以引进项目资源与高级人才为切入点,迅速形成经济和社会效益

 1.尽快邀请专家、国家部委官员和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巨头到访石家庄,为我市把脉支招,提供政策和项目支持(预计显效时间:3—6个月)

 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石家庄校友会的人脉资源,吸引更多发达地区的优秀创客来石创新创业。活用流动性人才,既要着眼于让人留下来,更要着眼于让好思想、好主意留下来。

 2.整合现有政府信息资源,积极促进创新项目落地(预计显效时间:3—6个月)

 第一,建立大数据监测平台,整合石家庄市重点企业“产供销”各类数据和政府及行业协会掌握的经济运行、行业动态等方面数据,实现产品、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控,对过剩产能、落后产能进行实时定义和展望,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评价。

 第二,积极承接京津创新类外溢项目落地。在土地、人员、配套设施等方面制定优惠措施,吸引京津创新科技外溢项目特别是对土地有一定要求的硬件制造、产品组装等项目落户石家庄市。

 第三,在积极落实《河北省普惠金融发展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利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推动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积极打造集中小企业融资中心、信用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创新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3. 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推动产业对接从行政命令转换为行动自觉。(预计显效时间:3—6个月)

 石家庄应以“功能疏解”为着力点,在软、硬件基础设施等“通用性要素”配套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加强产品配套、产业配套、生活配套、公共服务配套、商业环境配套等“专用性要素”的供给,切实减小与京津两地的服务落差。

 (二)中期层面:强化政策支撑,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1.成立创业孵化器咨询管理服务机构。(预计显效时间:1年左右)

学习“中关村创业园”的管理经验,为孵化器提供定位策划、成立运行、管理服务等专业化咨询服务,引导创业孵化器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将政府职能部门服务延伸到众创空间,为企业提供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市场对接等全方位服务,对众创空间运营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加以引导。

 加强对入驻创业者的培训。采取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个性化会诊的方式,让专家给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引,切实提高创业孵化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建立政策措施的动态评估和调整机制,保证政策措施始终保持前瞻性,形成持久优势。

 2.整合资源要素促进成果转移转化(预计显效时间:1—2年)

 一是要查漏补缺。对涉及成果转移转化的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人才、信息、空间载体、基础设施、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环节,对照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没有到位的尽快落实到位。

 二是要协同运作,全方位打造“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对关系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进行整合,把涉及成果转化的主体和要素聚集到一起,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不协调问题。

 三是要多组织京津冀(石))企业、科技、金融对接活动,引导更多金融机构树立“科技金融”发展理念,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成果转化利益共同体,提高成果转化成功率。

 (三)长期层面:突出交易市场(平台)的主导性和人才队伍的基础性,构建京津冀一体联动式平台支撑体系

 1. 吸引国际国内先进研发机构和应用企业与石家庄市对接,在我市建立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机构,对市场中的技术研发应用及创新成果进行二次开发,提高石家庄市技术研发应用及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预计显效时间:2年以上)

 2.多元化、多层次培养专业人才(预计显效时间:2年左右)

鼓励高等院校整合现有专业,支持高等院校与创新研发机构和企业合作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与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联合培养技术应用人才。

加紧制定并实施精准人才发展规划和配套措施,充分释放科研工作者创新创业潜能。

 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实体的技能人才支撑力量。

 3. 深度认识“互联网+”的内涵,培育线上线下科技成果交易市场(预计显效时间:2年左右)

 一是注重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技术中介机构跨京冀区域发展。

 二是设立科技成果新媒体展示推介和交易拍卖场所,形成包括技术转移、咨询评估、投资融资、知识产权等中介机构的一站式创新服务链。

 三是向创业团队开放平台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等优势资源转换,精心设计技术交易网站和支持系统,为在线展示、在线洽谈、在线交易、信用评价等提供数据分析和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戚晓旭,祝尔娟.京津冀地区创新能力的大数据分析.光明日报.2016-05-25(15)

2.边继云,薛维君.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突破的“三要点”.光明日报.2016-03-02(16)

 

(李莉,现任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西馆主任,民建科大支部主委,民建新华总支副主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