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更好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目前企业受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影响,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根据企业自身规模小、分布散、层次低、能力弱的特点,要推动和实现企业尽快安全实现产业升级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企业转型升级观念滞后。
经济虽经多年的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大多企业经营管理层次偏低,产品缺乏竞争力,尤其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仅限于仿制生产,缺乏创新转型的紧迫感。
二、企业转型升级能力缺乏。
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多种多样,改造提升、自助创新、产业升级、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等等,但是何种方式适合自身产业和企业的前景,许多企业难以选择。同时,部分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因此,部分企业陷入了“想转型没方向、想升级没能力,想放弃不甘心”的困境。
三、企业转型升级的风险较大。
企业转型升级过程是企业二次创业的过程,资金需求量更大,投入精力更多,把握市场难度更高,宏观环境、市场走向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更多,对企业转型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因此,部分企业缺乏转型的主动性。
四、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企业转型升级,不但需要企业管理层的正确决策,还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许多中小企业,因转型升级的抗风险能力弱,导致融资难。银行因自身怕担风险,不敢贸然对中小企业放贷,而如果企业从民间融资,成本将大幅增加,承担风险更大。
建 议: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基础。目前要推动企业逐渐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就要让企业感觉到政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增强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一、为企业培养人才和引进人才营造宽松和环境。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人才,要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的外部环境,建立完善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培养、使用、储备、适合本企业长远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实现转型升级、在更高平台上发展积蓄力量。
二、建立企业转型升级救助机制,分担企业转型升级风险。
成立企业转型升级互助救助基金,救助基金可采用政府和民间力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募集,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发展潜力较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吸纳劳动力较多、对社会就业贡献较大的企业。对于产能过剩、生产力不强、发展前景不佳和需要淘汰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则不应给予支持。
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融资市场,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完善企业的间接融资市场,解决企业融资的困难;其次,要建立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挖掘市场融资渠道。
四、发展新型产业,积极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要因势利导淘汰落后产能,将经济资源引入新兴产业,研发新产品,尽快实现企业转型升级。